时间:2022-11-30 10:56:20 | 浏览:2754
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摄影 许俊文 通讯员 梅志刚
古塔名片 玲珑塔,又名徽塔、雁塔,为平面六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,全塔高47米。原为善护寺内附属建筑物,清代善护寺失火,寺毁塔存。造型挺拔秀丽,气势庄严雄伟,是宋代建筑艺术的佳作。
齐宜帆画作《玲珑塔》
齐宜帆,先后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、旧金山艺术大学,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,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画展,《新飞天》壁画作品被登封永泰寺收藏。图为齐宜帆在寻塔现场作画之后展示画作。
提到斜塔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世界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,但你知道吗?在河南,有一个更为古老的斜塔在黄河岸边矗立了900多年。
它就是有“中国的比萨斜塔”之誉的玲珑塔,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原武镇,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(公元1105年),早于比萨斜塔68年。
尽管名气没有比萨斜塔响亮,但玲珑塔的故事却一点都不寻常:它为何会倾斜?佛塔层级均为奇数,为何它只能看到12层?
请一起跟随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寻塔小组,踏上寻塔记第二站。
[望塔]黄河泥沙淤积造就斜塔与十二层塔身
未入小镇,先见古塔,玲珑塔是当仁不让的原武地标,在黄河岸边屹立了近千年。
当慕名已久的斜塔出现在访客眼前时,“斜”无疑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。可北望塔身上下端详,似乎斜得没有预想的那样明显。
原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婵倒是不着急解释,默默带大家到东南方向的池塘边。再度抬头仰望,人群中开始争先恐后地报告新发现:“是斜的!”
根据文物部门之前的测量,玲珑塔向东北方向倾斜2°33′。水平如镜的池塘里,塔身与倒影刚好形成一个夹角,更为直观。湖光塔影的美景,不禁让人想挪用下朱熹的诗,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塔影共徘徊”。据传,玲珑塔周边的荷塘,原来只有一个,后来为了防止过度倾斜,在反方向又挖了一个,两相平衡。
有了视觉上的观感,还要有理性上的实证。来到西北侧底层塔身,以地平面为参照系,会发现塔身底部自南向北,冒出地面的4块塔砖,逐渐缩减到了2块,塔身向东北倾斜一目了然。
紧接着自然要对塔身何以倾斜做一番探因,原阳县文博专家、副研究员李斌提供了两种说法由来者评判:
一是古建筑师有意设计。因为地处土质松软的大平原,且每年最大的风力和风向是东北风,这样设计能使该塔更坚固。二是天灾导致。据原阳县志记载,该塔经受地震灾害10多次,水灾更甚,“明景泰三年(1452年)黄河南徙,原武数次冲决,治城沦没”;清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,黄河一连三年在武陟马营决口,塔基被河水浸泡了一年半之久。
李斌认为,黄河洪灾淤积不仅导致塔身倾斜,也是玲珑塔“十二层塔身”这一谜团的答案。
其实,这座平面六角形原本十三层的楼阁式砖塔,底层已被黄河泥沙淤埋于地下,地面以上仅见十二层。塔北面有一塔门,早已被历史的风尘湮灭,只有塔檐砖砌斗拱露出地面。现今的塔门设在南面,是前人将原来塔身二层的窗户改建而成的。
在文博行家看来,“十塔九斜”的说法并不新鲜。古建筑保护专家、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成曾为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记者释惑说,内在原因是古人设计古塔时,考虑到风向等自然因素而有意为之,或是在结构上可能存在缺陷,外在原因就是黄土的湿陷性和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。
真真刷新了认知——本以为斜塔是特例,结果发现,在“塔界”里,谁的腰身挺拔才算个性。
[登塔]建筑凝固了千年前的小幽默
塔体自下而上面阔与高度递减,各层有半圆券门、古钱纹和破子棂式假窗,塔身轮廓略呈抛物线形。
有心的艺术家在塔身上发现一处明显后补的青砖。据李婵介绍,1938年日寇进犯,曾有炮弹击中塔身,但由于古塔结构科学,仅掉下一片青砖。
当镜头拉近看到塔顶细节时,摄影师惊喜地发现有一个顶门。“从底层向上最后能攀登到这里。”原武镇文物保护负责人袁建立轻描淡写的解释,吊足了大家的好奇心。毕竟攀登一座宋塔是大家从未有过的体验。
老当益壮的古塔,得益于数十年来文物部门的细心照顾。为了保护古塔,文物部门筹集资金,分别在1979年、1983年和2013年,拨付专款对古塔进行了修缮。在最后一次修缮中,袁建立参与其中并有幸登顶体验。
底下4层没有光照,只能摸索着向上攀爬,借着手机灯光,如入秘境。塔心室呈平面六角,各置雕砖垒砌的斗拱、倚柱。每层檐之翼角下有木质角梁,梁头下悬挂铁风铎,共72个,微风袭来,叮当作响。
约半米的旋梯,只能容下一人通过,台阶青砖数百年历经人们的攀登,打磨出明显的凹陷。
置身其中,方觉古塔结构之复杂。屈身攀爬到第四层时豁然开朗,券窗洞开,清风拂过,为汗珠盈额的访客们送来一丝清凉,还可小憩观赏东西南北的风景……
到达第五层时,古塔设计师和时空另一端的登塔者玩起了捉迷藏。三个方向一模一样的甬道,竟然都不见攀登旋梯。俯身观察,柳暗花明,原来藏在其中一个甬道的侧壁。建筑凝固了千年前的小幽默,仍在继续逗乐着后来人。
继续攀爬至第九层时,开始有木棚板,十一层开始有直径0.6米的圆木刹柱,从顶层穿过,上串高0.88米的铸铁塔刹。粗壮的木刹柱可能是楸木,应是宋代建塔时保留至今的。
铸铁塔刹内的木刹柱,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和雷劈,只剩下碗口粗。修复时,文物工作者为确保安全进行了墩接更换。大家还给这块朽黑的木刹柱起了个生动的名字——“千年雷劈塔心木”。
通往塔刹的最后一层,稍胖者只可侧身而上。掀开顶门,一览天下小。据说天气晴好时,可南望黄河波涛,北眺太行峰峦,东见浩瀚云海,西览万顷碧绿……让无缘登塔者无限向往。
来源:大河客户端 编辑:邱瑾
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“三驾马车”的走势做出了判断。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,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,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,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,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,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,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。
中国最吉利最好听的10个姓氏1、钱。
中国最倒霉的10个姓氏1、吴。
前50名中,东部33席、中部8席、西部5席、东北地区4席;百强市中东部55席、中部24席、西部17席、东北地区4席。其中,南宁市、柳州市上榜。com联系小编微信:14795720335(添加请注明来意)南宁吃喝玩乐游一网打尽微信号:nnslyj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微信温馨提示【在看】这样每次推送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,感谢大家的支持!
不过,真实的南宁可能超乎你的想象,在我看来,它的发展潜力巨大。行走在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里,给人一种身处自然的感觉,这其中的诗情画意,无不令人陶醉。每一个初次来到南宁的人,都会被它的城市面貌所吸引,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,在城市建设这一块,南宁领先了广西其他城市不止一步。
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,平均海拔为4米,仅西部松江区有少数残丘,天马山最高,海拔982米。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,亚洲大陆东沿,长江三角洲前缘,东濒东海,南临杭州湾,西接江苏、浙江两省,北接长江入海口,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。
兰州拉面——经过敲打,折叠,拉之后,面条吃起来非常的柔韧有嚼劲。左宗棠鸡肉——很好吃,但很多人都不认识正宗的左宗棠鸡肉,这也是美国人口中的最爱。麻辣小龙虾——从暖和的春天到渐冷。卤鸡块——骨头越多的鸡块吃起来越嫩,这种卤鸡块蘸着酱吃最安逸了。
有哪些让人感觉「惊艳」的中国美食?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历史悠久,要说是吃,那绝对是中国人最会吃的,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诞生了无数的经典美食,并且丰富多样,其中衍生而来的饮食文化同样是博大精深,比如现在被大家所熟知的八大菜系,还有各种只有
宠物一般都是指狗猫之类的,但还有一些人会独爱一些看起来很害怕又另类的动物,中国允许养的特殊宠物都有哪些呢。中国允许养的特殊宠物有蜜熊、薮猫、刺猬、马达加斯加蟑螂、松狮蜥等。有些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,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和申请了相关执照后,也是可。
10月11日至13日,为期三天的第24届中国冰淇淋及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在津举行,吸引来自中国和海外400多家企业和近万名专业客户参加这一行业盛。中新网天津10月13日电 (记者 张道正)随着中国疫情防控的巨大成功,中国会展经济正呈现勃勃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