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罗江区始终将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作为转化释放两项改革红利、提升群众安全指数的牵引性工程,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,推动指挥、救援、避险、物资“四圈”建设,打造适应“全灾种、大应急”需要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,进一步筑牢基层群众安全守护圈。 应...
罗江区始终将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作为转化释放两项改革红利、提升群众安全指数的牵引性工程,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,推动指挥、救援、避险、物资“四圈”建设,打造适应“全灾种、大应急”需要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,进一步筑牢基层群众安全守护圈。
应急指挥“贯穿式”建设 建立“五分钟指挥圈”
充分用好各镇、重点部门配备的14部卫星电话等现有资源,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,全面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,强化大数据多维度运用,加速推进公安、消防、综合执法、自然资源、水利等部门实时联动,贯通上传下达、畅通信息交换,实现应急调度横向到底、纵向到边的快速反应机制。
应急队伍“全民式”武装 建立“一刻钟救援圈”
专兼结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,全面推进3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、9支兼职救援队伍建设,提升应急救援能力;推动金山镇、白马关镇、新盛镇、略坪镇跨区域组建片区应急队伍,构建协同高效应急合作机制,确保应急力量第一时间拉得出、顶得上。
应急设施“点位式”打造 建立“半小时避险圈”
依托全区2个重点镇、2个中心镇和13个中心村,打造基层快速应急示范点,“以点带面”提升片区应急反应能力。目前,已规范建设城区应急避难场所8个,共计44600平方米,临时安置点9处,共计26300平方米,可容纳29700人同时避险,实现集中安置17500人,优化整合各镇、村(社区)应急避难场所和消防水源21处,确保群众半小时畅达安全避险区域。
应急物资“清单式”管理 建立“一小时物资圈”
全面开展区级应急物资综合普查,做好必备物资针对性补充和常态化储备;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物资储备,梳理可用的社会机械和物资,形成可调度设备清单,探索建立“政府储备+社会储备”多元物资储备体系。依托重点镇、中心镇和中心村现有场地和设施,合理设置备灾物资点13个,确保应急救灾物资一小时到达救援现场。